服务热线:400-965-0588

案例精选:“三全育人”视域下职业本科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实践——以建筑类专业为例

案例精选:“三全育人”视域下职业本科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实践——以建筑类专业为例


在新时代“大思政”格局下,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以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为契机,紧扣“培养新时代建筑工匠”的育人目标,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培养全链条,形成了具有土建类专业特色的学生管理模式


一、理念引领:构建“三全育人”生态系统

(1)全员育人矩阵构建

建立“教师+辅导员+班主任+企业导师+校友导师”五维协同机制打破传统育人主体边界,形成“专业引领+思想导航+成长护航+行业赋能+生涯启航”的立体化育人网络。在具体实践中,教师团队聚焦“专业+思政”双线并进,将建筑课程设计与“大国工程精神”相融合开发课程思政案例库;辅导员与班主任实施“成长会诊”制度,通过学生动态,追踪学生职业认知、心理状态与技能短板,联合中科长洋(山东)科技有限公司、中铁十四局铁证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展企业导师“工地里的职业生涯课”,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解析岗位能力需求;校友导师团则通过“筑基者说”品牌活动,组织杰出校友开展“智能建造与职业发展”云端对话。五维主体依托“1+1+1+N”导师组配置(1名教师+1名辅导员+1名企业导师指导N名学生),在毕业设计环节实施“真题真做”计划,近三年累计完成老旧社区适老化测量工程改造等实战项目26项。


(2)全过程育人链条设计

学院立足职业本科学生成长规律,构建“筑基-强技-铸魂”三阶递进管理模式:

筑基阶段(1-2学期):实施“双导双控”管理工程,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组建学业护航小组,通过BIM建模竞赛等专业启蒙活动强化身份认同,从课堂出勤、晚自习效率、实训安全、宿舍文明、心理健康五个维度建立学业监测系统,对预警学生实施专项帮扶;

强技阶段(3-5学期):实行特殊群体“一人一策”动态管理模式,以先进带后进,提升全院人员的学习动力;校企联合制定《学生实训课程管理规定》,双导师授课,及时追踪学生在实习实训项目中的考勤、安全操作、技能提升等数据,班主任每月开展“实训技能训练”座谈会解决职业困惑;

铸魂阶段(6-8学期):学院联合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开展就业价值观等系列讲座,近三年毕业生在企业关键岗位晋升率达27%,用人单位对毕业生“遵规守纪”、“工匠精神”等职业素养评价优良率达90%以上。


(3)全方位育人平台搭建

充分发挥学院各种育人载体的优势,深入挖掘以课程、科研、实践、文化、网络、心理、管理、服务、资助、组织等为主要内容的“十大育人”体系,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与引导,并将立德树人贯穿融入其中,真正做到落细落实,形成同心同德、同向同行的“系统育人”大格局


二、实践创新:打造“匠心筑梦”育人品牌

(1)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

在专业课程中植入"港珠澳大桥抗震设计中的中国智慧"等教学案例,通过BIM技术还原隔震支座参数化设计过程,同步开设“结构安全与国家战略”专题研讨;组织“建筑里的党史”主题实践,学生测绘红色建筑,撰写《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当代工匠责任》反思日志(思政内化),实现专业精进与价值塑造的双向赋能。


(2)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精准对接

学院构建建筑业人才需求动态数据库,实时对接中建、中铁等20余家龙头企业,精准指导实习分配与专业课程优化。创新“工地思政课”管理模式:在实习项目现场,学生需完成“安全晨会主持+钢筋混凝土验收规范操作+质量责任宣誓”岗位实践,智能安全帽实时记录操作规范与团队协作数据,通过“校友邦”实习管理平台实时更新实习数据,实现全过程精准管理。近两年学生工地违规率逐年下降,山东鲁迪测绘有限公司2024年评估显示毕业生“安全生产意识”、“质量追溯能力”评分达90分以上,较传统模式有较大提升。


三、成效与启示:培育新时代建筑工匠

(1)育人成效可视化

近三年学生获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大赛特等奖等省级以上奖项87项,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达到97%以上,中建集团等央企录用率都有所提升。

通过BIM协同平台及校友邦实习管理平台等采集学生实习期间行为数据,生成“红黄绿”三色预警码。辅导员联合企业导师对“黄码”学生启动“工地夜校”补训,中铁十四局铁证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反馈毕业生“质量追溯意识”评分处于良好以上。通过采集数据分析,集成课堂专注度、实习实训等多个维度,形成动态“职业素养”学情分析,反哺学生管理。


(2)经验启示

建筑工程学院坚持“大建筑观”与“大思政观”的辩证统一,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,将职业本科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引领性深度融合。“大建筑观”强调学科交叉与工程实践的系统性,注重技术能力、人文素养与生态责任的协同发展;“大思政观”则通过课程思政、实践育人等载体,将家国情怀、职业伦理融入专业教学,厚植学生服务行业、奉献社会的价值根基。学院以“工匠精神”为内核,构建“政行校企”协同育人共同体:政府政策支持优化产教融合生态,行业协会对接产业前沿需求,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与“双师型”队伍,通过项目化教学、现代学徒制等模式,将企业真实案例融入课堂,实现教育内容与岗位能力无缝衔接。同时,以“红色工地”、“劳模工匠讲堂”等特色活动为载体,在工程实践中锤炼精益求精的工匠品格,推动教育链深度嵌入产业链,为建筑行业输送“懂技术、有担当、能创新”的新时代建设者,彰显职业本科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。


四、结语

在推进"三全育人"综合改革过程中,建筑工程学院始终秉持“筑基固本,匠心铸魂"的育人理念,通过构建具有土建特色的管理育人体系,为培养“懂技术、善管理、怀匠心、担使命”的新时代建筑人才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。学院以全员协同为抓手,凝聚教师、辅导员、企业导师、校友导师等多方力量,通过“五维协同机制”实现育人资源的深度融合;教师团队以“专业+思政”双线并进,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案例;企业导师通过工地实践教学强化质量安全意识;校友导师以行业经验反哺职业价值观塑造。多方协同下,毕业生“工匠精神”素养大大提升,切实将精益求精的品格根植于人才培养全链条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,在智能建造与思政融合创新方面作出更大探索,为建筑行业输送更多德技并修的新时代工匠。(作者单位: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)


案例精选:“三全育人”视域下职业本科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实践——以建筑类专业为例

0

0

免责声明:凡本站注明 “来自:XXX(非计支宝)”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微信咨询
微信咨询
在线咨询
在线咨询
咨询热线
咨询热线
在线咨询
立即咨询
顶部